13829162510​
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介绍一下耐腐蚀离心泵的安装说明是什么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广州市羊城水泵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7-17
  ​耐腐蚀离心泵是输送腐蚀性介质(如酸碱溶液、盐雾液体等)的关键设备,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运行稳定性、寿命及安全性。以下是详细的安装说明,涵盖前期准备、安装步骤、关键注意事项及后续检查:
耐腐蚀离心泵
一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
1. 环境与场地要求
安装位置:选择通风良好、干燥、无粉尘及振动源的场地(远离易产生共振的设备,如空压机),避免阳光直射或雨淋(若户外安装需加防护棚)。
基础要求:基础需为混凝土浇筑(强度≥C20),表面平整且能承受泵及管路总重量 1.5 倍以上(小型泵可简化为坚固的水泥台),基础尺寸需比泵底座大 10-20cm,预留地脚螺栓孔(深度为螺栓长度 1.5 倍)。
空间预留:泵体周围需预留≥80cm 操作空间(便于检修、拆卸叶轮或密封件),进出口管路方向预留足够长度,避免管路强行对接。
2. 设备与配件检查
泵体检查:开箱后检查泵壳、叶轮(材质是否与介质匹配,如氟塑料、316 不锈钢)、密封件(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)有无运输损坏,叶轮转动是否灵活(无卡滞、异响)。
管路检查:进出口管路材质需与泵体一致(避免异种材料接触腐蚀),内壁无毛刺、杂物(提前用清水冲洗),法兰密封面平整(无划痕),准备适配的耐腐蚀垫片(如四氟垫片)。
辅助配件:确认地脚螺栓(材质为不锈钢,避免生锈)、联轴器(或皮带轮)、电机(防爆型需符合介质防爆等级)、阀门(耐腐蚀截止阀或球阀)齐全。
二、具体安装步骤
1. 泵体就位与固定
将泵放置在基础上,用水平仪(精度 0.02mm/m)检查泵轴水平度(在泵壳或联轴器处测量),通过调整基础下的薄钢板(不锈钢材质)找平,水平偏差≤0.1mm/m。
固定地脚螺栓:在螺栓孔内灌注混凝土(或环氧树脂),待凝固后(混凝土需养护 7 天以上),均匀拧紧螺栓(对角分步拧紧,避免底座变形),拧紧后再次复查水平度。
2. 电机与泵的同轴度调整(关键步骤)
联轴器连接:电机与泵通过联轴器传动时,需保证两者轴心线同轴(偏差过大会导致振动、轴承磨损)。
用百分表固定在泵联轴器上,表头触及电机联轴器外圆,转动联轴器一周,测量径向偏差≤0.05mm;
用塞尺测量两联轴器端面间隙(圆周方向),轴向偏差≤0.03mm;
若偏差超标,通过调整电机地脚的垫片(不锈钢垫片,厚度 0.1-1mm)修正,直至达标。
皮带传动(小型泵):皮带轮安装需保证两轮中心线平行,皮带张紧度适中(按压皮带中点,下沉量为皮带长度的 1-2%),避免打滑或过度拉伸。
3. 管路连接
进出口管路安装:
管路重量不得由泵体承受(需单独设置管路支架,支架材质耐腐蚀),法兰对接时,泵进出口法兰与管路法兰中心线对齐(偏差≤1mm),避免强行掰动管路导致泵壳变形。
吸入管路(关键!):
长度尽量短(减少阻力),水平段需向泵入口方向倾斜(坡度 1:100),避免气蚀(防止管路积水或空气残留);
吸入管上需安装过滤器(滤网孔径≤叶轮入口直径 1/2,防止杂质进入叶轮),且过滤器需便于清洗(加装旁通阀);
若介质易挥发或沸点低,吸入管需设置真空表,入口压力不得低于介质饱和蒸汽压(必要时加装前置罐)。
排出管路:安装止回阀(防止停机时介质倒流损坏叶轮)、压力表(量程为工作压力 1.5 倍)、截止阀(便于检修时切断介质),出口管路避免突然缩小(减少阻力损失)。
4. 密封系统安装(针对机械密封)
机械密封是防泄漏核心,安装前检查动、静环(材质如碳化硅、四氟)是否完好,弹簧弹性均匀,O 型圈(四氟或氟橡胶)无老化。
安装时轻拿轻放(避免动环碰撞),按说明书要求调整弹簧压缩量(过紧会加剧磨损,过松会泄漏),轴套与轴的配合间隙≤0.1mm。
5. 电气连接
电机接线需由专业电工操作,电源线规格符合电机功率要求(导线需穿耐腐蚀管保护),接地可靠(接地电阻≤4Ω)。
若介质为易燃易爆(如盐酸、有机溶剂),电机需接防爆接线盒,电缆密封格兰头需拧紧(防止介质渗入),安装过载保护装置(如热继电器)。
三、安装后的检查与试运行
1. 静态检查
管路检查:关闭进出口阀门,打开泵壳顶部排气阀,向泵内灌注介质(或清水,试漏用),观察法兰、密封处是否泄漏(若泄漏需重新紧固法兰或调整密封件)。
转动检查:手动转动联轴器(或电机风扇),应灵活无卡滞,无异常声响(若卡滞需检查叶轮是否摩擦泵壳、轴承是否损坏)。
2. 试运行(分阶段进行)
空载试运行:关闭出口阀门,启动电机(首次启动观察转向是否正确,与泵壳上箭头一致,反转需调换电机接线),运行 5 分钟,检查振动(振幅≤0.08mm)、轴承温度(≤环境温度 + 40℃),无异常后停机。
带负荷试运行:
缓慢打开进口阀门(确保泵内充满介质,无空气),再逐渐打开出口阀门(避免瞬间压力冲击),调整出口阀门开度,使压力表显示在泵额定扬程范围内;
连续运行 2 小时,监测:
密封处:机械密封泄漏量≤3 滴 / 分钟(填料密封≤10 滴 / 分钟);
温度:轴承、电机外壳温度≤80℃(环境温度 30℃时);
振动与噪音:无明显异响,振动值符合国标(≤0.1mm)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(耐腐蚀特性相关)
避免异种材料接触:泵体、管路、支架、螺栓等需统一材质(如全氟塑料泵配全氟管路,316 不锈钢泵配 316 管路),禁止用碳钢配件(会因 “电偶腐蚀” 加速损坏)。
防止空气进入:吸入管路必须严格密封(法兰垫片无破损,接头无松动),否则空气进入会导致气蚀(叶轮表面出现麻点,降低寿命)。
介质兼容性:安装前再次确认泵材质与介质匹配(如氢氟酸需用蒙乃尔合金或聚四氟乙烯,浓硫酸可用铸铁泵但需避免稀硫酸),禁止输送超出材质耐腐范围的介质。
冬季防护:若介质易凝固(如某些浆料),停机后需通过泵壳底部排污阀排空介质,或通入热水保温(避免冻裂泵壳)。
五、安装后的维护提示
试运行合格后,清理现场,记录安装数据(水平度、同轴度、试运行参数),作为后续检修参考;
定期检查密封件磨损情况(首次运行 100 小时后检查机械密封),及时更换老化的 O 型圈或垫片;
管路支架需定期加固(避免振动导致管路位移,破坏密封)。
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