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泵是一种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能量,从而实现提升、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的机器。水泵的性能参数是衡量其工作能力和适用范围的关键指标,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
一、基本性能参数
流量(Q)
定义:单位时间内水泵输送液体的体积或质量,是水泵的核心参数之一。
单位:体积流量常用立方米每小时(m³/h)、升每秒(L/s);质量流量常用吨每小时(t/h)。
意义:直接决定水泵的输送效率,需根据实际需求(如灌溉面积、管道用水量等)匹配。
扬程(H)
定义: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水泵后获得的能量增量,通常表现为液体被提升的有效高度(克服管道阻力、高度差后的总能量)。
单位:米(m)。
意义:反映水泵克服阻力输送液体的能力,需大于实际管路系统的总阻力(包括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)。
转速(n)
定义:水泵叶轮每分钟的旋转次数。
单位:转每分钟(r/min)。
意义:直接影响流量和扬程(转速变化时,流量与转速成正比,扬程与转速平方成正比),通常由电机额定转速决定。
二、能量与效率参数
功率
轴功率(P):原动机(如电机)传递给水泵轴的功率,是水泵实际消耗的功率。
有效功率(Pe):水泵对液体所做的有用功率(计算公式:Pe = ρgQH/1000,其中 ρ 为液体密度,g 为重力加速度)。
单位:千瓦(kW)或马力(1 马力≈0.735kW)。
效率(η)
定义: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(η = Pe/P×100%),反映水泵能量转换的效率。
意义:效率越高,水泵越节能。其值受流量、扬程、叶轮设计等影响,通常在额定工况下效率最高。
三、介质与工况参数
液体性质
介质类型:清水、污水、腐蚀性液体(如酸碱)、含颗粒液体等,决定水泵材质(如铸铁、不锈钢、氟塑料)。
温度(t):液体的温度范围,影响水泵密封件、材质的耐温性(如高温泵需特殊材质)。
密度(ρ)、粘度(μ):对功率计算影响较大,粘性液体(如油类)需选用专用泵(如螺杆泵)。
允许吸上真空高度(Hs)或汽蚀余量(NPSH)
反映水泵抗汽蚀能力的关键参数:
允许吸上真空高度(Hs):水泵在标准状态下(大气压 101.3kPa,水温 20℃)允许的最大吸上高度(单位:m),值越大,抗汽蚀能力越强。
汽蚀余量(NPSH):分为必需汽蚀余量(NPSHr,水泵本身要求的最小值)和装置汽蚀余量(NPSHa,管路系统提供的余量),需满足 NPSHa > NPSHr,否则易发生汽蚀(损坏叶轮)。
四、其他参数
额定电压(U)、额定电流(I):针对电动水泵,需与供电系统匹配(如 380V 三相电、220V 单相电)。
泵体重、安装尺寸:影响安装空间和基础设计。
进出口直径(DN):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尺寸匹配(如 DN50、DN100 等)。
这些参数通常会在水泵的铭牌或性能曲线图(Q-H 曲线)上标注,选型时需结合实际工况(如输送介质、管路长度、高度差等)综合匹配,以保证水泵高效、稳定运行。